做好伏羲文化這篇大文章
平易近人,隨和親切,是西北師大教授伏俊連給記者的第一印象。他臉上不時綻開的笑容拉近了與記者的距離,于是記者的采訪便在一種自然、毫不拘束的氛圍中進行。
“伏羲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,我主張開發(fā)伏羲文化首先要從學術上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!狈∵B第一句話便開宗明義闡明了自己的觀點。在去年伏羲文化旅游節(jié)上,伏俊連講到了他的研究成果,他在甲骨文中找到了十多個關于“虎”的甲骨卜辭,按義項分析,“虎”有三種含義。一是指動物的虎,二是指西方一個部落的名稱,還有一層意思就是祭祀的神靈。西北師大的范三畏教授曾有伏羲部落以虎為圖騰的觀點,由此,伏俊連有個大膽的設想,他說,假若這十幾個“虎”是指祭祀的神靈,那么甲骨文中記載的就應該是伏羲。如果這個推論成立,那么有關伏羲的典籍記載就非常早,甚至可以追溯到夏商朝中后期。關于伏羲文化圈的劃分,伏俊連說,中國境內有以天水為代表的成紀伏羲文化圈,以寶雞為代表的關中伏羲文化圈,以河南淮陽為代表的中原伏羲文化圈,以山東泰山為代表的齊魯伏羲文化圈,還有以湖南、江西、重慶東部為代表的湘西伏羲文化圈。這些眾多的伏羲文化圈中,其文化內涵有很多相同的地方。從時間排列上可以這樣描述:八千年前遠古先民從古成紀向南遷徙,在發(fā)展的過程中形成了遍布全國主要地區(qū)的伏羲文化圈。因此歷史傳說中認為,天水就是伏羲的誕生地。
伏俊連進一步分析伏羲文化研究的方向,他說,伏羲是一種文化現(xiàn)象,研究伏羲文化要進行三個層面的分析。第一個層面是書面資料。搜集整理歷史上記載伏羲的相關資料,研究其由一個歷史人物演變成為一種文化現(xiàn)象的過程。第二個層面是研究古今大量的伏羲畫像。漢代以后伏羲畫像石和畫像磚出土得非常多,對此進行系統(tǒng)地研究,可以明晰民間信仰的伏羲形象及其在當時人們內心所處的地位,根據(jù)出土的畫像再進一步研究伏羲的演變過程。第三個層面就是大量的民間口頭傳說?趥鳉v史對研究遠古時代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遠古時候沒有文字,只有人口耳相傳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,我們要把這些人類智慧的結晶原汁原味保存下來。通過清理這三個層面的內容,伏羲這個人物在歷史學界就有了大量考古佐證,更能站得住腳,宣傳伏羲文化就會更有力。
采訪即將結束時,伏俊連教授說,天水每年召開的伏羲文化研討會,對宣傳伏羲文化有很大地促進作用,他希望今后的研討會上再多邀請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,多一些高水準的學術論文,做好伏羲文化這篇大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