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走基層】
建筑工包磊:能為張家川地標性建筑添磚增瓦真高興

小橋、流水、綠樹、竹林、木亭、長廊這種如詩如畫的園林美景以前只能在電視上畫面上看到,如今在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城一座獨具民族特色的人文園林景觀----回鄉(xiāng)風情園撥地而起,這是張家川縣委、縣政府投資2.3億元大手筆打造的張家川縣標志性的建筑。

5月26日下午,記者深入回鄉(xiāng)風情園建設工地一線采訪建設者,眼前質感的畫面讓記者很受震撼。園內綠樹吐翠、塔吊車長臂來回伸展自如、攪拌機轟鳴、清真寺、圣典雕塑、五番鐘、湯瓶、拉赫曼湖、六信廳、五功柱、翠英長廊等充分體現(xiàn)伊斯蘭文化的建筑,配合圣典雕塑、湯瓶雕塑、新月雕塑、拉赫曼湖、樹陣廣場、亭榭、小橋、水系設施,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,美不勝收。身在園中的你不得不為她的美麗而動容。
來自于陜西安康市的80后工人包磊正在長廊鋪設地磚,只見他每鋪設一塊地磚時,都要用尺子丈量地磚的長寬、將量好的地磚小心翼翼地鋪設在水泥上,并用榔頭敲擊,記者觀察到,他敲擊地磚時,低下頭伸出耳朵還要聽。記者笑問,鋪設地磚和耳朵有什么聯(lián)系呢?難道你的耳朵是順風耳不成?包磊驕傲地告訴記者,2008年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“鳥巢”的地磚就是他鋪設的,所謂不成規(guī)矩就不成方圓,就是這個道理,經(jīng)過你仔細丈量及敲擊的地磚,在鋪設時不僅省料還要讓他擲地有聲,怎么個有聲法呢?地磚鋪的實不實,有經(jīng)驗的師傅通過耳朵聽,就能聽出端倪,這樣也能保證你鋪出的地磚是高質量的。經(jīng)包磊這樣一番解說,記者才茅塞頓開,通過這樣的一個細節(jié)可以看出回鄉(xiāng)風情園的建設者們負責任的態(tài)度。當記者的鏡頭定格這位負責任的師傅時,他說,能為張家川地標性的建筑回鄉(xiāng)風情園添磚增瓦我很高興。

記者的鏡頭不停地眷戀于回鄉(xiāng)風情園的每處景觀,遇到了正在園內散步的退休老干部馬懷玉先生,他說,他幾乎每天都要來一次回鄉(xiāng)風情園,他每天都有新變化,是市民休閑的好地方。聽說,清真寺內要建設縣慶展示館,將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張家川的政治、經(jīng)濟、社會、文化,等建成后,他一定要看看,希望能將展示館長期的保留下去。
而今年23歲的90后青年小馬和女朋友牽著手走過清真寺,剛好看到記者正在拍照,他讓記者為他們拍照留念,并給記者留下了QQ號,讓記者把相片傳給他。他告訴記者,他在江蘇蘇州打工,蘇州園林他參觀過,咱們的回鄉(xiāng)風情園很有民族特色,為家鄉(xiāng)的發(fā)展感到很高興。
據(jù)了解,張家川縣將獨具魅力的回族民俗文化融入華夏文明傳承創(chuàng)新區(qū)建設。建設國內唯一一家將回族文化與伊斯蘭文化融為一體的回鄉(xiāng)風情園。截至目前,一期園區(qū)已完成清真寺主體等景觀建設。預計今年8月份將對外免費開放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