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附表1: | |||
| 天水市关中—天水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分解表(2009—2020年) | |||
| 序号 | 主要任务 | 牵头单位 | 配合单位 |
| 1 | 制定《天水市关中-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》宣传方案,策划并开展各种宣传推介活动。 | 市委宣传部 | 各县区政府、市直各部门 |
| 2 | 负责编制《天水市关中-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方案》,做好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、调查研究、项目争取、督促检查、合作交流等工作,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和中期评估。积极向国家和省上争取优惠政策。 | 市发改委 | 各县区政府、市直各部门 |
| 3 | 研究提出促进《关中-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》实施的政策建议。 | 市委研究室 | 各县区政府、市直各部门 |
| 4 | 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。 | 市文化局 | 秦州区政府、麦积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旅游局等 |
| 5 | 双“十”字型交通主骨架和集高速公路、铁路、民航为一体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。 | 市交通运输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财政局等 |
| 6 | 国家循环经济产业聚集示范基地建设。 | 市工信委 | 各县区政府、开发区管委会、市农业局、市发改委、市科技局等 |
| 7 | 科技创新示范基地、创新型区域建设。 | 市科技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工信委、市农业局、开发区管委会、市教育局、市人社局等 |
| 8 | 航天育种示范基地建设。 | 市农业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发改委、市科技局、市农业高新园区等 |
| 9 | 区域现代物流中心建设。 | 市商务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开发区管委会、市招商局等 |
| 10 | 甘肃省优质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。 | 市农业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发改委、市林业局、市畜牧局等 |
| 11 | 国家重点旅游城市建设。 | 市旅游局 | 秦州区政府、麦积区政府、麦积山风景管理局、市文化局、市发改委等 |
| 12 | 西部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建设。 | 市住建局 | 市环保局、市规划局、市国土局、市发改委等 |
| 13 | 三阳川新区建设。 | 市规划局 | 麦积区政府、市规划局、市国土局、市住建局、市发改委等 |
| 14 | 甘谷、秦安、武山三级城市建设。 | 市住建局 | 甘谷、秦安、武山县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规划局、市国土局等 |
| 15 | 23个重点镇建设。 | 市住建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规划局、市国土局等 |
| 16 | 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。 | 市工信委 | 秦州区政府、麦积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开发区管委会、市科技局等 |
| 17 | 天水经济开发区晋升国家级开发区、一心一区三大产业板块建设。 | 开发区管委会 | 市工信委、市发改委等 |
| 18 | 粮食增产增收工程、设施蔬菜建设工程、“百龙增收”工程、农产品加工为主的特色园区、以农资和冷链为主的现代物流园等九大产业园。 | 市农业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科技局、市发改委等 |
| 19 | 果业提质增效工程建设。 | 市林业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科技局、市发改委 |
| 20 | 畜牧产业倍增工程建设。 | 市畜牧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科技局、市农业局、市发改 委、市财政局等 |
| 21 | 农业服务体系建设。 | 市农业局 | 市委农工部、市科技局、市财政局、市林业局、市畜牧局、市供销社等 |
| 22 | 华夏始祖文化园、民俗文化园、文化产业园建设。 | 市文化局 | 秦州区政府、麦积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旅游局等 |
| 23 | 伏羲文化、大地湾文化、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三大文化展示基地建设。 | 市文化局 | 秦州区政府、麦积区政府、秦安县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旅游局等 |
| 24 | 华夏始祖文化溯源、百里石窟艺术、秦源文化、三国古战场文化、民俗民间文化、历史文化名 城、宗教文化七大长廊建设。 | 市文化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旅游局等 |
| 25 | 寻根祭祖、百里生态、关山森林草原、自然景观风情、百里石窟艺术、三国古迹、杜甫留寓陇 右、高新农业观光等八条精品旅游走廊和文化名城古韵休闲旅游区、汤浴温泉康体休闲旅游区、旅游商品展示区三大旅游精品区建设。 | 市旅游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、市文化局等 |
| 26 |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。 | 市旅游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等 |
| 27 |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。 | 市国土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规划局、市环保局等 |
| 28 | 秦州区西十里、麦积区甘泉和县区物流园区建设。 | 市商务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 |
| 29 | 设立天水海关、天水出口保税仓库、建设甘肃省服务外包基地。 | 市商务局 | 有关县区政府 |
| 30 | 迁建天水军民合用机场。 | 市发改委 | 麦积区政府、市交通运输局等 |
| 31 | 渭河流域综合治理、水源地及农村安全饮水建设。 | 市水利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发改委等 |
| 32 | 煤电化基地建设、天然气管道建设。 | 市发改委 | 各县区政府、市规划局、市国土局、市住建局、市环保局等 |
| 33 |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。 | 市住建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等 |
| 34 | 人力资源开发、积极引进和用好人才。 | 市人社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直各有关部门 |
| 35 | 解决全市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。 | 市扶贫办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财政局等 |
| 36 |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、国家卫生城市和中国最佳历史文化旅游城市。 | 市三城联创办 | 各县区政府、市住建局、市文化局、市旅游局、市卫生局、市林业局等 |
| 37 | 创建国家森林生态城市。 | 市林业局 | 秦州区政府、麦积区政府、市委农工部、市环保局等 |
| 38 | 组建天水大学、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、“校舍安全工程”、职业教育基地建设。 | 市教育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等 |
| 39 | 完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。 | 市卫生局 | 市发改委、市财政局等 |
| 40 |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。 | 市人口委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等 |
| 41 |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。 | 市广电局 | 市发改委 |
| 42 | 加强城乡体育健身场地和设施建设。 | 市体育局 | 市发改委 |
| 43 | 城乡统筹就业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。 | 市人社局 | 市发改委 |
| 44 |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,逐步取消城乡户籍限制。 | 市公安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人社局、市财政局、市发改委等 |
| 45 |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。 | 市编办 | 各县区政府、市编办、市直各有关部门 |
| 46 | 推进经济体制改革。 | 市发改委 | 各县区政府、市直各有关部门 |
| 47 | 创新招商引资思路,拓宽招商引资渠道,引大引强入天工作。 | 市招商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开发区管委会、市直各有关部门 |
| 48 | 负责搜集经济区城市统计资料,并进行统计评估、统计分析、统计预测等工作,为市委、市政府提供决策参考。 | 市统计局 | 各县区政府、市直各有关部门 |
| 49 | 争取落实省上每年安排天水实施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》专项资金,提高我市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占全省的比重,将《规划》中国家公益性项目国债转贷资金转为拨款,取消市以下公益性项目配套资金,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天水经济开发区和县区工业园区建设。 | 市财政局 | 市发改委、市直各有关部门等 |
| 50 | 争取国家政策性银行、中外商业银行、合作制金融机构来我市设立分支机构,做好融资工作。 | 市政府金融办 | 各县区政府 |
| 51 | 争取国家和省有关部门在天水优先布局重大建设项目。 | 市发改委 | 市直各有关部门 |
| 52 | 争取省上加大对环境污染治理资金投入力度,设立专项治污资金。 | 市环保局 | |
| 53 | 争取省上增加天水用地指标等土地方面的优惠政策。 | 市国土局 | |
| 54 | 争取将天水五县二区全部列入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县。 | 市委农工部 | 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|
| 55 | 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。 | 市委农工部 | 各县区政府、市发改委等市直有关部门 |
| 56 | 争取将天水市7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、123个乡级计划生育服务所全部纳入国债项目。 | 市人口委 | 各县区政府 |
| 57 | 争取将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纳入国家广播电视西新工程。 | 市广电局 | 张家川县政府 |
| 58 | 负责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秦州区实施方案》的编制和实施工作,建设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。 | 秦州区政府 | 市直有关部门 |
| 59 | 负责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麦积区实施方案》的编制和实施工作,做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。 | 麦积区政府 | 市直有关部门 |
| 60 | 负责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甘谷县实施方案》的编制和实施工作,做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。 | 甘谷县政府 | 市直有关部门 |
| 61 | 负责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武山县实施方案》的编制和实施工作,做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。 | 武山县政府 | 市直有关部门 |
| 62 | 负责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秦安县实施方案》的编制和实施工作,做好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。 | 秦安县政府 | 市直有关部门 |
| 63 | 负责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清水县实施方案》的编制和实施工作。 | 清水县政府 | 市直有关部门 |
| 64 | 负责《关中—天水经济区张家川县实施方案》的编制和实施工作。 | 张家川县政府 | 市直有关部门 |